《教育部: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教师数字素养》
当下,教育正处于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教育部: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师数字素养》等政策文件的发布,彰显了国家对人工智能教育的高度重视与长远规划。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智能课堂分析、学情数据挖掘、自适应学习系统等技术已从实验走向普及,DeepSeek等国产AI大模型的突破性进展,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更适配本土化需求的智能工具。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AI+教育”融合创新目标,而教师群体的AI素养已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瓶颈。本次培训结合政策导向与技术前沿,帮助中学物理教师掌握AI工具的核心逻辑,提升技术融合创新能力。
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构建了“中学物理教师人工智能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研修班”课程,将在2025年陆续开班(第一期2025年5月24-25日),课程邀请多位在 AI 教育应用领域的专家参与授课与示范活动,结合课程内容,共同探讨 DeepSeek 等 AI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
研修时间:2天;
形式:线下;
地点: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第一实验楼;
内容:人工智能大模型与世界模型、AI赋能教学上、AI 赋能教学下、AI教学系统建设实践与试点经验、搭建个性化AI智能体打造物理学科的 AI 助理、知识库+AI学伴、AI赋能科研、AI辅助教改与学术论文写作。
打造中学物理学科专属AI体系,助力教学与科研升级:
定制化——聚焦教学、科研两大场景,提供精准AI解决方案
实战导向——每个模块均有实操教学实践,成果应用于教师日常工作
前沿融合——结合智能体、Coze平台,紧贴AI技术趋势
互动体验——案例驱动、助力科研,成果展示,激发学习热情
规模:预计超过 30 人。
研修班详情如下:
【研修目标】
通过系统性学习DeepSeek的核心功能和应用场景,帮助中学物理教师掌握AI技术在教学中的高效应用,提升备课效率、优化教学设计、加速科研进程,提升教学科研质量与效率,推动教学科研全面发展。
【研修亮点】
1.能落地:课程中大量实战实操,不讲空理论。课程是首批结合教学科研场景开展实战演练的项目
2.能听懂:擅长深入浅出的讲授和操作示范,学员都能轻松听懂、理解。
3.不枯燥:课程设计实操穿插讲解,且有大量的故事和案例。
一、研修方案:专题讲座+研讨活动。
培训内容 |
|||
日程 |
课程名称 |
课程内容 |
主讲(主持) |
第一天上午 9:00-10:20 |
人工智能大模型与世界模型 |
1.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 2.国内外主流大模型应用实践总结:ChatGPT、Claude、Grok、DeepSeek、豆包、kimi等大模型的多模态案例的应用。 3.物理规律驱动的世界模型的进展。 |
专家讲座 |
第一天上午 10:30-12:00 |
AI赋能教学上 |
1.关于AI用于教学的背景概况。 2.基于AI的课件制备:一键生成和旧课件改进。 3.基于AIGC的思维导图及授课形式。 4.基于AI的教学素材制备:文生图、矢量图、动态图。 |
理论+实操 |
第一天下午 14:00-15:20 |
AI 赋能教学下 |
1.AI赋能教案撰写、出题考核、能够借助其生成逻辑清晰、内容丰富的教案,设计出创新且符合教学大纲的课程,编写出高质量的考核题目,实现教学流程的智能化。 2.学会数据分析,精准完成学情分析与课程评估,通过数据洞察学生学习状况为教学策略调整提供依据,提高教学质量。 |
理论+实操 |
第一天下午 15:30-17:00 |
AI教学系统建设实践与试点经验 |
1.基于AI的视频互动:物理课程视频的批量下载、转录和分析。 2.基于AI的课堂互动:大语言模型的运用和创新教法。 3.基于Manim、Gatekeep、Augmented Physics、PHET的智能化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与虚拟实验视频AIGC项目操作。 |
理论+实操 |
第二天上午 9:00-10:20 |
搭建个性化 AI智能体打造物理学科的 AI 助理 |
1.工作流和AI智能体的概念和功能作用 |
理论+实操 |
第二天上午 10:30-11:50 |
知识库+AI学伴 |
1.AI助理知识库的配置,上传本地资料实现精准回复。 2.AI 学伴的搭建:学生提问自动解析、个性化学习路径; |
理论+实操 |
第二天下午 14:00-15:20 |
AI赋能科研 |
1.熟练运用秘塔搜素与 Deepseek,精准定位信息,提升检索效率与准确性。 2.AI赋能的文献阅读 介绍AI辅助文献阅读方法、流程、及AI辅助工具。 3.AI赋能数据分析全链路。 4.数据抓取、预处理、数据挖掘、智能分析。 |
理论+实操 |
第二天下午 15:30-17:00 |
AI辅助教改与学术论文写作 |
1.AI赋能的科研制图:常用科研绘图工具使用方法、示意图、数据图等绘制方法应用案例。 2.AI辅助学术和教改论文写作:论文撰写规范、文献高效检索、文献综述撰写、撰写逻辑与布局、图表制作、创新点凝练、参考文献管理、科研诚信提醒等。 |
理论+实操 |
二、专家团队
1.贾国柱 教授,四川师范大学通信工程专业负责人, 四川省智能制造教育专委会委员,四川省科青联理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级项目项,发表了30余篇学术论文。在人工智能赋能科研和办公领域开展了长期的培训工作,培训对象广泛,涵盖:党政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企事业员工、高校和中小学行政教职员工。 2.廖磊 教授,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副院长。擅长教师培训、电子信息化教学应用,人工智能教学应用培训等研究。
3.李李 博士,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10余篇,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擅长大模型+工具的智能体的教学和科研应用。
4.韩文臣 博士,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30余篇,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擅长研究机器学习与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
5.刘凤海 博士,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硕士生导师,微波能化工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擅长仿真实验和教学资源可视化、多次参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项目。
6.孙三山 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生导师,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四川省生物信息学会人工智能-血液肿瘤与细胞治疗分会常务委员,四川省电子学会嵌入式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网络、智慧医疗信息网络和机器学习,担任多个SCI期刊审稿人和国际学术会议的技术委员。累计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检索30余篇,获得软件著作权10余项。近年来开始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承担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培训的人工智能专题培训。
三、报名须知
(一)研修时间
线下研修:2025年5月24-25日
(二)报名方式:详见下页“报名及缴费”中二维码,请填好每一个信息。
(三)研修证书
研修证书为电子证书(可打印为纸质证书,可抵扣继续教育学时)。凡参加研修全部课程的教师均可获得由主办单位签章的研修合格证明。
(四)研修形式
线下研修,请务必准确填写报名信息,关注后续邮箱通知。
线下研修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第一实验楼
(五)资费说明
1、收费标准:
线下研修:2000元/人(个人报名),单位集体报名价格待定。
含学费、资料费、服务管理费等。
2、报名及缴费方式:
请于2025年5月23日前:
(1)扫描下面二维码完成报名和缴费。
备注信息:中学物理教师人工智能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研修班
扫描上方二维码报名
(2)银行卡转账请转入以下账户:
(请务必在转账时备注信息:中学物理教师人工智能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研修班)
户名:四川师范大学
开户银行:工商银行成都四川师范大学支行
账号:4402217009095018259
联行号:102651000751
联系电话:028-84760313
请务必在转账时备注信息:中学物理教师人工智能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研修班
(六)发票事宜
研修发票为电子发票,将在报名成功后开具。请您在报名缴费时备注相关要求,并准确填写发票抬头、纳税人识别号。
四、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龙大道二段1819号)
培训内容形式咨询:
刘老师:13541225823
韩老师:13032837535
邮箱:3067289@qq.com
财务咨询:
黄老师:13388193281
欢迎扫描下方群二维码,加群咨询。
编辑: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审核:杨丹 终审:甘鹏志